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

感覺你的心

從去年底開始進入規律的創作節奏。或許是因為有另一份工作支撐著,對於畫圖這件事,一直是保持著興趣的態度,從沒想過認真的經營。在這中間,三不五時從粉絲頁有人詢問開課的訊息,或邀請展覽,或插畫。對於這些意外的邀請,其實有點吃驚。總覺得自己只是默默做著喜歡事情,來看的應該大多是親朋好友捧場,沒想到也有些熱情的陌生朋友,讓我感到很驚喜。畫圖這件事,或許開啟了我的另一道門。

Instgramg上認識了一些國外朋友,常彼此交換著畫作的感想。最讓我訝異的是,我常在他們的留言中,看到不少人想買畫的意願。或許只是想襯托家裡的氛圍,基本上他們把畫作當成是傢俱般,具有欣賞裝飾,感覺,收藏的實用性,而非是得小心保護的高貴藝術品。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在居家雜誌上,看到每個家庭裡ㄝ﷽﷽﷽從沒想認真的經營。﷽﷽﷽﷽﷽﷽﷽﷽(當然這和價格也有關..)。

就像逛花店一樣。西方人常買花來佈置家裡。而我們常在婚喪喜慶時才會走進花店。在對於美的這件事情上,我們常有些隔閡感。美是屬於閒情逸致的一部分。在我們忙碌的人生中,有多少機會與時間,會願意仔細地欣賞一幅畫?或買一束花送自己?就像蔣勳說過的一段話:

我原來希望的藝術是能恢復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覺,但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卻沒有感覺,像有些企業會固定舉辦一些音樂會,但他們卻沒有辦法進入那個世界。所以我現在希望向大家說的是「人的原點」,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,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。-----節錄自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0750(很好的文章,請觀看全文)

常聽到一般人對於藝術的感覺是〝我看不懂〞。而懂的定義又是什麼呢?重要的是,眼前與生活周遭的畫面,符號,對於自己的感官來說,有著什麼樣的感觸與感動?或許是想起一些回憶,讓你愉快的顏色組合,或感到有些憂鬱的訊息。也或是一種氣味的聯想。我們害怕的並不是看不懂,而是害怕觸及表達真正的情感,害怕說出的並非考卷中的標準答案。(考試民族的荼毒)。也亦或是離開自己的內心已經太久,太久了......

比起高貴的藝術展上一幅幅展示的畫作,我更喜歡的是宛如居家裝潢或類似咖啡廳般悠閒的場所,在每個牆面,或角落,都隨性的放著畫作,可以輕鬆地欣賞,大家愉快的享受感官與心靈的交流。 不一定要用繪畫的方式,也可以是用手機拍下喜歡的風景,印刷出來貼在牆上,去感受生活中的美。讓這幅畫當成是生活的逗點,讓心靈休息,回歸自己感官的媒介。

這樣的想法影響了我的創作方式,也開始建立部落格和FB。我希望可以藉由分享自己的創作與一些想法,來讓人了解,藝術是與生俱來的本能,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, 不需要高深的理論。

前往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從沒想認真的經營。﷽﷽﷽﷽﷽﷽﷽﷽我想在創作方面,更加的生活化。從排列曼陀羅,塗鴉,或一部電影,就讓我有想創作的慾望。美應該是生活的總體感覺,不只是技法,應該涵蓋文化,精神,個人特質。自己也相信,會有個人站在我的畫前,感受到色彩的能量與互動~( 當然願意收藏是最好啊~)

所以,選一天的時間,試著欣賞一幅畫,或動手創作一件作品吧!當美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時,我們會更與生命連結,而創作環境也會更受重視的。自己也要更大膽地追求夢想,相信藝術會使我的生活充滿豐盛~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Joy Liu

網誌文章與圖片皆是由本人撰寫整理,並保留一切轉載與重製的權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